欢迎来到世界大健康博览会!

000

健博会 吉祥物 健博会 吉祥物
您在这里 首页 /

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重磅获批!

发布时间:2023-07-25 13:38:39

近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智航”)生产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凭借独有的创新技术,该产品解决了上述膝关节置换术存在的痛点。


截图源自国家药监局官网


那么,天智航刚获批的这一关节手术机器人有什么样的技术优势?作为行业创新产品,其能为骨科临床带来哪些技术变革与突破?


实现技术突破与创新

天玑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获批NMPA


资料显示,天智航此次获批的TiRobot Recon天玑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由主机、主控台车、导航定位工具包组成,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天智航总裁马敏表示:“一直以来,天智航秉持着自主创新的原则,此次将手术机器人拓展到关节领域,我们也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创,实现了技术突破与创新。”



天玑关节手术机器人具有简捷规划、动态平衡、自由截骨、无缝随动四大核心优势。


天玑关节手术机器人拥有行业领先的AI技术,在术前规划及配准上极具效率。通过前沿AI技术智能规划在10分钟内即可完成高精准度的术前规划,基本无需人工二次调整,保证了高频次手术的需求。基于点云采集的自适应配准算法则给予了医生最为自由的配准方式,医生无需寻找特定点位,2-3分钟即可完成整个配准流程,配准平均精度可控制在0.5mm以内。


天玑关节手术机器人可进行软骨厚度测量,进一步保证了截骨的精准性。凭借独有的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0°~130°全角度动态平衡,兼顾了力线、间隙平衡的手术理念; 还可进行运动学评估,帮助医生合理选择假体,指导软组织平衡,有效延长假体使用寿命,从而实现最优手术方案和最佳愈后效果。


通过独有的十字导槽、全向示踪器等专利设计,天玑关节手术机器人从软硬件上都给予了临床专家最自由的截骨体验,截骨顺序、截骨工具、截骨角度与截骨量都可自由选择。这样的设计让机器人手术更贴近传统手术习惯,让医生有更强的操控感,也减少了医生的额外学习成本。


此外,天玑关节机器人的动态体位追踪技术行业领先,可以达到毫秒级的反应速度,确保术中机械臂与患肢位置全程相对锁定,无需反复校验、调整,从而减少对于机器、患者的摆位限制,同时支持腿架和非腿架截骨操作,让术者可以完全根据自身习惯完成截骨操作,拥有流畅舒适的人机交互体验。


图片源于网络


满足临床行业需求 

产学研医协同创新


随着我国骨科不断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微创、安全、高效已成为骨科临床的刚需。传统的关节置换手术在术中通过二维影像判断矫形目标,利用品牌假体专用工具有创的测量和固定截骨导板,因此截骨效果对术者经验和体力要求非常高,且操作失误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天智航的TiRobot Recon天玑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在天玑II硬件平台上拓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适应证,继承精准、稳定、安全和高效的人机交互等优势,针对临床手术难点,设计全新的智慧软件系统和工作流程。


TiRobot Recon可以辅助医生完成CT图像三维个性化建模、解剖学测量、截骨方案设计等功能,在术中通过图像配准技术、光学导航技术、机器人技术,减少传统方式带来手术创伤,量化膝关节运动学参数和软组织张力数据,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患者膝关节生理性力线状态,并调整规划,实现骨适配、软组织适配、运动学适配及动力学适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与此同时,在医工融合的大背景下,产学研医一体化已成为中国医学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从临床角度讲,要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首先要从需求出发,有了需求才会有市场、产品,并为市场而创新,医疗领域尤其如此。随着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医疗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已无法满足骨科患者个体化治疗以及术后更好生活质量的需求。


对此,马敏表示:“一直以来,天智航不断探索‘产学研医’模式,与多家科研院校、临床机构合作。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与临床医生一起探讨、设计,使产品更加符合临床医生的使用习惯,真正做到解决临床痛点,增加产品对术者的友好度。”


据悉,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目前天智航已形成稳定高效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研发机制模式。自成立以来,依托医疗机器人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医疗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在内的知名高校及以北京积水潭医院等优势医疗机构建立了稳定高效的“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承担了多项国家、地方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公司建立起了在医疗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图片源于网络


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潜力巨大

天智航实现骨科领域全覆盖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渗透,医疗健康正在与机器人全面融合,引领外科技术大变革,手术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预计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2021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51亿人民币,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到约300亿人民币。


其中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2021年其市场规模约2.06亿人民币,预计未来五年将以82.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2.05亿人民币。但目前我国机器人的市场渗透率不到1%。由此,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将未来可期。


在具体的细分领域,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


天智航作为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领先企业,此前,该公司已上市并实现销售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有天玑 1.0 和天玑 2.0 产品,两款产品的适应证覆盖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和骨盆、髋臼、四肢等部位的创伤手术。


2022年,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的手术数量超过12000例,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超过20%。2022年前三季度,其骨科手术机器人累计开展手术数量超3万例;到了2023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更新至超4万例。天智航也因此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并在约170家医院实现常规临床应用。


随着此次TiRobot Recon天玑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正式获批,天智航的手术机器人实现了在骨科领域的全覆盖,丰富其产品种类,并提升了其综合竞争力。


马敏也对此表示:“未来天智航将基于天玑平台,打通脊柱、创伤以及关节三个细分领域,形成骨科通路,做到一台机器可以适用于多种手术,减少医院成本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外,未来我们希望不仅限于手术机器人本身,而是能创建一个骨科行业生态,形成环境性优势。”


图片源于网络


资料显示,天智航是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中国机器人 TOP10 成员企业、医疗机器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天智航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家获批的产品,同时也是2018创新医疗器械中唯一的“国际原创”产品。


在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天智航高强度创新研发投入的体现。2022年,天智航研发投入为1.22亿元,占公司总手术的78.52%;2021年其研发投入为1.0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0.37%。


事实上,基于对骨科临床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挖掘,天智航已经用智能化的方法去重塑骨科手术流程,并整合上下游一切相关的技术要素,研发以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为核心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帮助医生精准、安全、高效开展手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引领骨科手术进入了机器人智能时代。


那么,随着此次TiRobot Recon天玑关节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获批,未来天智航又将为国内骨科市场打造出一个什么样的行业生态?在天智航的手术机器人全面覆盖骨科领域后,未来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又将引来何种变革?我们将持续关注报道。

文章来源:器械之家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学习之用, 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组委会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 10号洪山大厦A座10楼
电话:400-027-0153
传真:+86-027-87891882
邮件:whexpo2019@163.com
  • 公众号

  • 展会小程序

  • 商城小程序


版权所有©️武汉市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线上平台管理有限公司鄂ICP备19026137号-2 Copyright©2019 大健康交易平台.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