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由来已久,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研发和使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食品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
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
“0添加”“0防腐剂”的食品更安全?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剂?
……
日前,由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发起的《中国消费者食品添加剂认知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仍存在以上4大误解。
误解一:长期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有害健康?


误解二: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的更安全?

误解三:“0添加”“0防腐剂”更安全?

误解四: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剂?


来源: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
知识链接
食品添加剂有啥用?
日常生活中,不论是饮料、蛋糕、巧克力,还是面包、馒头、油条,都能从中找到食品添加剂的身影。食品添加剂的加入不仅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还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美味将会大打折扣。
冰淇淋如果不加“增稠剂”“乳化剂”,那么大部分冰淇淋都会变得硬邦邦。 食用油如果不加“抗氧化剂”,保质期会大大缩短,且会很快产生怪味。 超市再也看不到火腿、香肠、熟肉罐头等熟肉制品。
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以及防腐保鲜等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当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一些物质。食品添加剂经过风险评估,确定在它的最大使用量或者最大残留量范围之内,对人体是安全的。
世界各国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加起来大约有15000种,而中国只批准了2000多种。这说明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更严格。其实,在中国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启动某种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需要该添加剂已在两个以上发达国家被允许使用。
实际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使用量和食用量,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是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不必过分担心。与其担心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还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中去,全面、均衡的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也可以减低食品安全风险。
迄今为止,在中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过去一些案例,如三聚氰胺奶粉或染色馒头,三聚氰胺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用在奶粉中属于“非法添加物”。而后者,是商家非法将“柠檬黄”这一食品添加剂用在了馒头这一食物品种上,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样是违法行为。
不好的是那些非法使用、超量使用的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定意义上恰恰是保证了我们的食品安全,让我们的加工食品不容易变质腐坏等。

来源:解放日报 整理/设计 莫惠娴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学习之用, 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