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读本 弘扬传统医德医风医道
国中医药综医政发〔202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医务人员恪守医德医风医道的要求,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治理主体责任,弘扬“大医精诚”传统医德医风,我局组织编写了《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基于中医药传统文化典籍,梳理并提炼古代医家关于医德医风医道之论的格言,进行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的阐释。现印发作为中医药系统医德医风医道教育学习的参考材料,PDF版本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下载。请用好学好该读本,切实推动弘扬廉洁文化,赓续优良传统,启迪中医药工作者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
2023年5月9日

扫描二维码查看《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全文
安徽:多个中药制剂及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日前,安徽省医疗保障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目录(2022年)》的通知,包括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埔通窍胶囊、消瘀接骨散等百余个中药制剂在内的155个医疗机构制剂及藤梨根、三叶青、当归尾等82个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通知明确,155个医疗机构制剂按乙类药品管理,个人自付比例统一设定为30%。82个中药饮片原则上参照甲类药品管理,不设个人先行自付比例。对于部分价格较高的中药饮片,各地可根据基金承受能力,确定个人先行自付比例。纳入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机构制剂,仅在限定使用医疗机构临床使用或省级药监部门规定的调剂范围使用。各限定使用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制剂的医保支付标准。
河南:启动2023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
5月29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河南省2023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对2023年被抽中参加国家调查的16个区(县)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按照《方案》明确的调查对象和范围,河南将对16个调查点内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全年至少完成3840人的调查任务。调查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调查对象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基本理念、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中医药文化常识、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5个方面。
甘肃:部署中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工作
5月30日,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省中医药产业重点工作推进会议,贯彻落实全省“三抓三促”行动要求和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要抓好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在提高中药材质量上下功夫。要抓好陇药大企业大品种大品牌建设,推进中医药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抓好中药材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升中药材仓储及交易市场功能,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要抓好中药材质量建设,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水平。要抓好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深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抓好中医药产业链招商引资,紧盯三个“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深入了解甘肃中医药,投资甘肃中医药产业。

四川:成立国内首家中医药转化医学院
5月30日,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医药转化医学院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挂牌成立,此为国内首家由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创办的中医药转化机构,迈出了中医药转化医学走向国际医学舞台中央的关键性步伐。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转化医学院将按照“转化医学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重点研究室运转—转化医学院建设”一体化运行新机制、中医药“基础—临床—产业”多向性高效转化新模式,重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高层次理论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将规模化、系统化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和成果转化运用,精准填补国内中医药转化医学领域体系化建设空白。同时,建立中医药基础与临床、医科与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胜任“从实验台到临床”研究过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天津: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中医药强市
今年,天津市将建设24个中医专科联盟、30个中医优势重点专科推荐专科、30个中医药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建设12家中医康复中心、13家中医治未病中心,建设10个国家级中医药重点学科、20个市级中医药重点学科。近日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天津市将以落实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重点,推进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市。
福建:加大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投入力度
近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卫生健康人才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了6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医教协同促进提质增量、强化高端引领提升人才层次、拓宽渠道兜牢基层人才网底、加快提升公卫人才规模质量、传承创新加强中医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推动紧缺学科建设,力争到2025年,每万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5人。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学习之用, 版权归属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